他脱离革命六年,授衔时因为资历太老,1955还是被授予上将军衔

82 2025-07-26 20:53

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上,一位将军的履历让评审团犯了难——他竟有六年时间“消失”在革命队伍中。按常理,这段空白足以让他的军衔打折扣,可最终他依然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就像一部悬疑剧:主角中途退场,归来时却仍站上巅峰。他是谁?为何历史对他如此宽容?

争议的焦点在于“六年空白”。有人拍桌:脱离部队就是逃兵,凭什么授上将?支持者冷笑:看看贺胜桥战役,他带一个营突袭敌军指挥部时,某些人还在穿开裆裤。更有人翻旧账:南昌起义后他身负重伤却隐瞒病情离队,算不算临阵脱逃?但档案里一行小字揭开关键——他离队后加入的抗日义勇军,打的仍是蒋介石。

1924年黄埔一期毕业的周士第,早就是战场上的“硬核玩家”。铁甲车队队长任内,他带着几十号人被陈炯明部队三面包围,最后血战突围,连毛泽东都记住了这个“拼命三郎”。1937年雁门关伏击战,他带骑兵连端掉日军补给线,逼得鬼子啃树皮。太原战役更绝,他指挥刀一挥,阎锡山经营几十年的城防像纸糊的一样塌了。老百姓说:“周将军打仗像下棋,走一步看十步。”

表面看,1955年授衔时争议已平息。但私下里,反对声没停过:“缺席六年还能评上将,那咱们这些没掉队的岂不亏大了?”连苏联顾问都嘀咕:这不符合“连续革命资历”原则。更微妙的是,十大元帅里仅朱德、聂荣臻比他资历老,可这两位从没“断档”过。

转折藏在1933年。当周士第带着抗日战绩回归红军时,周恩来亲自给他“验明正身”:离队期间他策划过十九路军反蒋,还差点被特务装进麻袋扔黄浦江。彭德怀更拍板:“老子宁要真刀真枪干过的,不要天天喊口号的!”授衔前夜,评审组发现个细节:他1924年入党时,林彪还在穿学生装。

军衔公布后,风波再起。有人举报他当防空军司令时“用骑兵思维管飞机”,他反手甩出数据:1958年国土防空击落敌机数量翻了三倍。但质疑声仍在:如果每个离队者都复出当上将,纪律岂不成儿戏?更棘手的是,刚归国的留学生质问:“按这标准,钱学森该授什么衔?”

某些人总爱把资历当算盘珠拨拉,却忘了革命不是打卡考勤。说周士第不该授衔的,不妨看看他打下的地盘现在值多少GDP。嫌他“旷工”六年的,倒是先带一个连去雁门关活过三天?军衔评审组最聪明之处,就是知道“战功簿”比“考勤表”重要——毕竟战场上敌人专挑软柿子捏。

按某些人的逻辑,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也得扣绩效?毕竟他中途“跳槽”曹操公司半年!如果周士第的六年空白能换上将,现在996打工人请假三天是不是该升总监?(欢迎评论区Battle,但请先回答:你愿意用六年换一场雁门关伏击战吗?)

下一篇:2025白玉兰颁奖典礼:北京人承包全场看点,京腔京韵笑翻沪上夜空
上一篇:杨子荣牺牲后,胶东出现三个英雄“故乡”,周总理下令:要查清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