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导演曹译文长胖 30 斤:一场由外卖引发的 “工伤” 背后

192 2025-08-07 02:28

当《藏海传》的官微晒出导演曹译文开机与杀青的对比照时,网友集体笑喷:开机时还是棱角分明的文艺中年,杀青时已圆润得像 "福娃"。这场意外的 "体重逆袭",源于主演肖战的极致自律 —— 深夜剧本会上,肖战为贴合角色严格控食,导演只能独自消灭双人份外卖,最终 "喜提"30 斤增重。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幕后故事,不仅让观众看到剧组的创作热忱,更折射出演员与导演对作品的较真态度。

深夜剧本会:一场 "吃与不吃" 的拉锯战

"凌晨两点的横店,炸鸡和烧烤的香气能飘出三条街。" 曹译文在庆功宴上的自嘲,揭开了这场 "增重谜案" 的序幕。2024 年拍摄期间,为达摩 "藏海蛰伏十年" 的细节,曹译文与肖战每晚雷打不动召开剧本研讨会。肖战为饰演清瘦谋士,已提前减重 15 斤,每日健身 + 低碳饮食,面对导演点的小龙虾、烤串,只能咽着口水翻剧本:"师傅说过,谋士要心无旁骛。"

于是,"投喂" 与 "拒食" 成了片场日常。曹译文在采访中无奈苦笑:"我点的外卖,他一口不动,说 ' 不能破坏角色状态 '。我总不能浪费吧?就默默扛下了两人份夜宵。" 剧组人员透露,最夸张的一次,导演点了全家桶,肖战只喝了杯温水,剩下的全被曹译文 "包干"。这种 "甜蜜的负担" 持续三个月,杀青时体重计的 "+30 斤" 数字,成了《藏海传》给导演的 "特殊纪念品"。

肖战的 "纸片人" 修炼:从增肌到暴瘦的极致反差

与导演的 "幸福肥"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肖战为角色付出的 "形体革命"。为贴合藏海 "文弱却坚韧" 的气质,他在半年内完成 "增肌 15 斤(《射雕》)→暴瘦 15 斤(《藏海传》)" 的极限操作。每日除了 4 小时台词特训,还要进行核心训练 + 有氧燃脂,饮食精确到 "一片鸡胸肉 + 半拳米饭"。

片场花絮里,他的自律震惊全组:张婧仪爆料 "凌晨三点还在背古文台词",王骁笑称 "他的餐盒里永远只有水煮菜"。最动人的细节是,拍摄 "雪地独行" 戏时,肖战坚持不用替身,在 - 5℃的寒风中穿单衣拍摄,冻得嘴唇发紫仍说 "藏海此刻就该冷"。这种对角色的沉浸式投入,让曹译文感慨:"他不是在演藏海,他就是藏海。"

从 "工伤" 到爆款:烟火气里的创作密码

这场因外卖引发的 "体重事件",意外成了《藏海传》的另类宣传。网友扒出曹译文胖瘦对比图,调侃 "导演承受了这个剧组不该有的热量",甚至 P 图制作 "最敬业增肥奖" 表情包。剧组官微顺势玩梗:"建议申报工伤,毕竟这 30 斤肉里,一半是剧情的灵感,一半是肖战的 ' 投喂 '。"

玩笑背后,是剧组对创作的较真。为还原 "暗房显影" 场景,美术组 1:1 复刻民国冲洗设备;为说好文言台词,肖战自带语言老师跟组;曹译文则为每个镜头的情绪张力与摄影反复磨拍。这种 "锱铢必较",让《藏海传》开播即爆:豆瓣 8.6 分,猫眼 9.7 分,成为 2025 年暑期档黑马。正如曹译文所说:"好作品就像这 30 斤肉,都是一口一口 ' 喂' 出来的。"

观众眼里的 "双向奔赴":胖的是体重,暖的是人心

观众在嗑 "导演增肥" 梗的同时,更被这份创作默契打动。南京观众 @徐三石 晒出影院照片:"片尾字幕滚动时,大家都在讨论导演和肖战的互动,笑着笑着就哭了 —— 这才是剧组该有的样子啊。" 社交平台上,"曹译文工伤"" 肖战自律 "等话题阅读量破 20 亿,有人留言:" 看他们为角色较真的样子,突然懂了什么叫 ' 戏比天大 '。"

如今,《藏海传》的海外发行计划已提上日程,曹译文笑称 "要带着这 30 斤肉去电影节"。而肖战则在采访中隔空 "补刀":"下次拍美食剧,我一定陪导演多吃点。" 这场由外卖引发的趣事,最终成为观众记忆里的温暖注脚 —— 原来好作品的诞生,不仅需要才华与汗水,更需要这份彼此成就的烟火气。

从导演的 "工伤增肥" 到演员的 "自律暴瘦",《藏海传》的幕后故事,恰是影视人对创作最生动的注解:所谓匠心,不过是把每个细节都熬成值得。

下一篇:广西北海赶海致1人失踪1人进ICU家属泣血回应
上一篇:过马路慢了几步,女司机当街扇我一巴掌,真相让人意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