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晒实盘:实力还是营销?
141
2025-07-10
当特朗普将最后通牒的倒计时从50天猛砍至10天时,莫斯科的回应不是慌乱,而是一声冷笑。 美国《纽约时报》用“普京的沉默震耳欲聋”形容克里姆林宫的态度——没有紧急会议,没有电视讲话,只有俄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句警告:“别跟俄罗斯搞最后通牒那一套,我们不是以色列,也不是伊朗。 ”
就在特朗普宣布新期限的当天,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卡尔塔波洛夫对媒体亮出底牌:“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普京总统亲自制定的,也只有总统能更改。 特朗普的威胁对俄罗斯无效。 ”这番表态绝非个人立场。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外长拉夫罗夫等核心要员在24小时内密集发声,形成罕见的“铜墙铁壁”。 他们传递的核心信息高度一致:俄罗斯的谈判底线不是华盛顿说了算。
这种空前团结背后是克里姆林宫划下的三条红线。 第一,乌克兰必须白纸黑字承诺永不加入北约。第二,乌东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归属问题不容谈判。 第三,西方必须停止向基辅输送武器。 这三条在俄高层内部被称为“不可妥协的三角”,任何触碰都意味着谈判破裂。
战场上的俄军正用炮弹为这些红线加注。 7月29日,俄国防部宣布在24小时内摧毁乌军21个弹药库和3座燃料库。 更关键的是,俄军突然加强了对红军城的攻势。 这座顿巴斯交通枢纽一旦失守,乌军整个东部防线将面临崩溃。 英国情报部门注意到,俄军近卫坦克第90师等王牌部队正从哈尔科夫方向秘密南调,显然在为总攻积蓄力量。
经济层面的对抗同样激烈。 当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中要求中国停止进口俄能源时,北京用行动作出了回应。 7月30日,一艘装载15万吨俄原油的“影子油轮”悄然驶入青岛港。 这已是本月第8艘避开西方监控的俄罗斯油轮。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额突破980亿美元,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42%。 印度则吞下另外28%的份额。 这两个巨头的存在,让特朗普威胁的“100%二级关税”成了纸老虎。
特朗普的突然变招被俄智库视为“政治露怯”。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尔科夫指出,当特朗普将最后通牒缩短至10天时,恰逢美国国会“爱泼斯坦案”听证会进入关键阶段。 7月29日,特朗普突然指控前总统奥巴马犯下“叛国罪”,声称其伪造“通俄门”证据。 这种转移视线的操作,暴露了白宫急需外交胜利来冲淡国内压力。
俄军的战备动作比外交辞令更具说服力。 在布良斯克州,第20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突然进行夜间实弹演习;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两艘“基洛”级潜艇紧急出航;最引人注目的是,俄战略火箭军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连续试射3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 这些画面通过国有电视台滚动播放,仿佛在给倒计时钟配上了铿锵的背景音[ccription:12]。
战场另一端的乌克兰已显露疲态。 7月28日,乌军总参谋部罕见承认在顿涅茨克方向“被迫战术重组”,实际意味着丢失了克拉马托尔斯克郊区的关键阵地。 更严峻的是兵源危机——乌征兵办公室数据显示,7月单月逃兵数量突破1.8万人,创下开战以来新高。 为填补缺口,基辅不得不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5岁降至18岁,街头随处可见佩戴雏菊徽章的反战母亲。
特朗普的真正目标逐渐浮出水面。 据俄情报部门截获的通话记录,白宫正施压德国接管乌克兰防空系统供应。 同时,美国驻北约代表暗示“欧洲应承担更多调停责任”。 这些迹象印证了4月白宫的秘密备忘录:若俄罗斯在最后期限前不妥协,美国将把烫手山芋甩给欧盟。 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30日突访基辅,却被当地媒体嘲讽为“迟到的消防员”。
克林姆林宫的战术始终如一:用炮弹改写地图。 当俄军工程兵在扎波罗热州架设第43座浮桥时,乌军情报部门意识到——俄军正在为强渡第聂伯河做准备。 一旦突破这条天堑,乌克兰将失去最后的地理屏障。 而此刻距特朗普的倒计时,还剩7天。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专题报道中捕捉到耐人寻味的画面:7月29日深夜,普京的专车驶出克里姆林宫,却不是返回郊外官邸,而是直奔国防指挥中心。 卫星照片显示,该中心地下工事的通风口正冒出异常浓密的白烟——这通常是战时指挥系统全速运转的标志。 当总统座驾消失在加固门后,厚重的防爆门缓缓落下,将特朗普的倒计时钟挡在了门外。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